近日,經全國檔案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通過,由我校城市治理與公共事務學院青年教師余亞榮參與制定的國家檔案行業標準《電子檔案證據效力維護規范》(DA/T 97—2023)在國家檔案局網站正式公開發布,并將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實施。該行業標準由國家檔案局資料保護部、國家檔案局科技信息化司、蘇州大學社會學院、蘇州城市學院、蘇州蘇大蘇航檔案數據保全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制定,我校余亞榮副教授作為主要研制者,代表我校全程參與了標準的制定工作。
該標準在系統梳理國內外相關技術標準和前沿研究的基礎上,有效對接我國司法領域有關“電子數據證據”取證、存證和出示規則,科學設計規定條款,并基于我校電子檔案區塊鏈應用實驗室等實驗平臺展開大規模試驗驗證。標準規定了維護電子檔案證據效力的一般要求與方法,包括電子檔案證據效力維護的總體性要求、具體工作程序要求和電子檔案存證技術要求等。標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有關于電子檔案效力規定的相關條款基礎上作出進一步闡釋,填補了我國在電子檔案證據效力維護方面的空白,標準的實施將對各單位有效開展電子檔案“單套制”管理模式性下的業務管理工作和證據效力維護工作起到積極的指導意義。
余亞榮副教授作為我校檔案學專業建設負責人,長期聚焦電子文件管理、檔案信息化、數據可信和長期保存等方面開展學術研究和探索,此次作為主要起草人,基于其在電子檔案證據效力維護領域的專業理解和經驗,前后歷時兩年多,全程參與標準的研制,獲得了有關部門的一致好評。
我校檔案學專業始終堅持應用型發展定位,近年來,緊密圍繞國家和省市發展規劃,貼近國家“數字轉型”發展需求,深入研究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機器學習在檔案業務中的落地應用,重點研究“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區塊鏈+電子數據”、“物聯網+智能檔案管理”、“機器學習+檔案關聯數據建模”等內容,并積極探索電子檔案“單套制”管理模式下的長期安全保存路徑,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專業也先后被列為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點、校級重點學科建設點。
此次余亞榮副教授受邀代表我校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定,是我校服務國家數字化戰略轉型,扎實推動檔案事業創新發展的標志性成果,彰顯了我校應用型辦學水平,擴大了學校參與社會服務的能力和影響力。
(城市治理與公共事務學院)